问:有关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在冶金冶炼排放废水絮凝净化处理应用方面,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作为常用的絮凝剂,广泛应用于冶金冶炼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处理效果和操作安全:
一、了解原理与应用特点
在使用PAM和PAC之前,应深入了解它们的作用机理和特性。PAM主要是作为助凝剂使用,其良好的架桥能力可以帮助细小悬浮颗粒集结成大块絮状物;而PAC则可以发挥高效电中和与吸附桥联作用,促进胶体颗粒的凝聚。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选择适当的药剂和用量。
二、选择合适的药剂与浓度
根据废水的性质(如pH值、悬浮物浓度、金属离子种类等),选择最合适的PAM和PAC种类以及最佳的使用浓度。不同的废水条件需要不同的药剂浓度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絮凝效果。
三、混合与反应条件控制
确保PAM和PAC与废水混合均匀,通常需要控制混合时间和方式。同时,反应过程中的pH值、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也要严格控制。温度和pH值对絮凝效果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精确监测和调整。
四、注意安全操作事项
由于PAC和PAM都是化学药剂,操作时需要遵循化学品使用安全准则。人员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并避免药剂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工作环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防药物挥发或粉尘吸入造成的健康问题。另外,应避免药剂的泄漏和排放到环境中,应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废弃药剂和废水。
五、合理投加顺序与剂量控制
实践中发现,投加顺序和剂量对絮凝效果有较大影响。通常先投加PAC以脱稳胶体,再投加PAM以加快凝聚速度和提高絮体强度。投加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处理效果。因此,需要实时监控并根据反馈调整投加量。
六、监控与反馈调整机制建立
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定期检测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如悬浮物浓度、浊度等),并根据实际处理效果进行反馈调整。这包括调整药剂种类、浓度、投加量以及操作条件等。同时建立异常状况应对机制,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应对。
七、长期运营的考虑与维护管理
对于长期运营而言,除了日常的操作注意事项外,还需关注设备维护和环境保护要求。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以确保正常运行,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不受影响。另外需要注意记录的整理和归档以备将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流程优化。
总结来说,使用PAM和PAC处理冶金冶炼废水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药剂选择、混合条件控制、投加顺序与剂量调整以及长期的运营与维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实践才能确保废水的有效处理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
巩义市乐邦水处理有限公司 |
|
|